校属各部门: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育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度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职业教育与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紧密对接,通过开展、参与教学改革项目,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优化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主动性和引领性,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二、立项类型和数量
本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设立重点项目、专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四种类型。本次教学改革项目采取限额申报、分类评审的形式,拟遴选35项教改项目进行立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专项项目7项,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共23项。
项目的选题应紧密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方向,瞄准学校专业群提质增效以及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理论、实践价值。同时,课题研究应具备明确的研究目标、清晰的研究思路、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预期的优秀成果。
三、选题范围及申报资格
项目选题符合立项范围要求,坚持教学改革与实际相结合,凡正式在编教职工均可按有关规定申报。
(一)重点项目
1.选题范围。瞄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大任务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重点聚焦“五育融合”育人模式,行业共同体实体化运行机制,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县域产业学院等育人平台建设范式,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智慧课程建设路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式、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策略等研究领域开展选题申报。
2.申报资格。重点项目主持人应在高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或教学管理岗位工作3年以上,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受聘于管理九级及以上岗位,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积累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熟悉所申报项目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二)专项项目
本年度学校教学改革专项项目为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1.选题范围。瞄准AI赋能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研究。重点聚焦智能化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基于AI的探究式学习设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研究、数字化与立体化教材建设机制探索、数智赋能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等内容开展选题申报。
2.申报资格。专项项目主持人应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或教学管理经验。
(三)一般项目
1.选题范围。聚焦学校本年度教学工作要点进行研究。参照2025年度教学工作十大重点任务开展选题申报。
2.申报资格。一般项目主持人应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或教学管理经验。
(四)青年项目
1.选题范围。瞄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研究。
2.申报资格。青年项目主持人年龄应不超过35周岁,且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或教学管理经验。
四、申报名额
学院 | 项目类别及申报名额 | |||
重点项目 | 专项项目 | 一般项目 | 青年项目 | |
商务智能学院 | 每个学院不少于1项 | 每个学院合计不少于5项 | ||
数字贸易学院 | ||||
食品健康学院 | ||||
数智财金学院 | 每个学院合计不少于4项 | |||
创意设计学院 | ||||
合作经济学院 | 每个学院合计不少于3项 | |||
精密智造学院 | ||||
公共教育学院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职能处室申报名额不限。
五、申报流程及材料报送
各项目申报人根据各项目申报要求确定研究选题,提交项目申报书。
各部门要组织好本年度各项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并负责本部门申报人员资格审查和材料审核,审核结束后统一报送至教务处。
教务处组织专家按项目类型进行分类评审,并报学校教学委员会对项目进行审定,择优确定立项项目。
请各部门于2025年4月23日16:00前报送《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书》(附件1,Word版)《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推荐汇总表》(附件2,Excel版)《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论证活页》(附件3,Word版)(每个文件夹名为“部门名称+课题类别+课题名称+负责人”)、其中附件1、2还需提交纸质版一份。同时请项目负责人将申报材料电子版上传至学校质量工程平台,操作指南见附件4。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黄怡 联系电话:86929829 邮箱:799782448@qq.com
附件4:2025年教学改革课题申报平台操作指南.docx在线预览
教务处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