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学校2024年度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5-29浏览次数:10

校属各部门: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育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度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目标

本年度教学研究项目设立重点项目、专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四种类型。本次教学改革项目采取限额申报、分类评审的形式,拟遴选36项教改项目进行立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专项项目8项、一般项目15项、青年项目8项。项目的选题应紧密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方向,瞄准学校专业群提质增效以及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理论、实践价值。同时,课题研究应具备明确的研究目标、清晰的研究思路、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预期的优秀成果。

二、选题范围及申报资格

项目选题符合立项范围要求,坚持教学改革与实际相结合,凡正式在编教职工均可按有关规定申报。

(一)重点项目

1.选题范围。瞄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大任务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重点聚焦产科教协同育人平台与运行机制、分类分层规模化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AI+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专业升本路径与职业本科教育模式等5个研究领域开展选题申报。

2.申报资格。重点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积累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熟悉所申报项目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二)专项项目

1.选题范围。瞄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全面融合进行研究。重点聚焦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以及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等内容开展选题申报。

2.申报资格。专项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是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二级学院分管教学院长或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本年度教学改革专项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应包括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或其他通识课教师)。

(三)一般项目

1.选题范围。瞄准学校本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任务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重点聚焦新一轮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数字化与立体化教材建设机制探索、数智赋能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分类分层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实践教学改革、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应用实践、专业分类评价与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探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全周期培训体系构建、国际化教学资源与标准开发模式实践等研究领域开展选题申报。

2.申报资格。一般项目负责人原则上要求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管理九级及以上),且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积累或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了解所申报项目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四)青年项目

1.选题范围。瞄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研究。

2.申报资格。青年项目负责人年龄应不超过35周岁,且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或教学管理经验。

三、申报名额

重点项目各二级学院和职能处室限报1项;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限报3项,其他二级学院限报1项;一般项目各二级学院限报2项、职能处室限报1项;青年项目各二级学院限报2项、职能处室限报1项。

四、申报流程及材料报送

1.各项目申报人根据各项目申报要求确定研究选题,提交项目申报书。

2.各部门要组织好本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并负责本部门申报人员资格审查和材料审核,审核结束后统一报送至教务处。

3.教务处组织专家按项目类型进行分类评审,并报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对项目进行审定,择优确定立项项目。

请于2024年6月12日16:00前将《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书》(附件1,一式两份)、《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推荐汇总表》(附件2)、《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论证活页》(附件3)的签字盖章纸质版和电子版材料上报教务处,文件命名为“所在部门-项目名称-负责人”。逾期不予受理。

2024年度教学改革项目建设管理、结题成果等其他要求详见《学校2024年度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和建设要求》(附件4)。

联系人:付帆,联系电话:86929829。 

附件:

附件1: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书.doc在线预览

附件2: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推荐汇总表.xlsx在线预览

附件3: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论证活页.docx在线预览

附件4:学校2024年度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和建设要求.docx在线预览

教务处  

2024年5月29日